在台灣陣頭中,
有一個陣頭最常被人和八家將混淆在一起就是~~~官將首
在還没作八家將前,
請參考 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X7STBBmBHxFV7gg22SQ7Gw--/article?mid=6108&prev=6131&next=-1台灣的陣頭囝仔~~八家將公仔
真的~~~
我也認定都是同一種陣頭,
但現在終於分清楚了,
八家將構成人數為11人,
但現大都出現9人,
而官將首原為2人,
為增損二將軍,
但為了配合陣型及變化,
而衍生為三人,
官將首是起源於台北新莊地藏王菩薩,
是地藏王菩薩之駕前護衛,
現在官將首更變化成5 ~7人,
皆為增損二將軍衍生,
一開始本想做基本三人陣型,
但參照眾多的官將首照片及影片,
思考一陣子,
終於確定作了5人陣型,
因為這樣做5個更有挑戰性.
感謝眾多的好友和網友,
面巾和林楷紘二人提供了我最多的照片,
有他們我才能做出這個陣頭公仔,
他們每人手上的法器和臉譜,
又是另一種挑戰,
造型和八家將絶然不同,
他們載官帽,
披盔甲,
留著獠牙,
粗眉,
長髮,
鬢毛,
這對自己又是一個大挑戰,
但開心的我又完成另一個陣頭,
不自禁的對自己喊聲加油~~~
對自己說聲~~~妳好捧~~~~
~~~以上官將首照片為網路所抓,若有侵權請告之, 即為馬上刪除~~~
官將首又可稱為「關將首」,是為諸將之首,學者亦以陰間之「刑警」類比。早期起源來自台北新莊地藏庵之損將軍崇拜,是專屬於新莊地藏王菩薩之駕前護衛,後又增設增將軍。相傳增損二將軍原是為害人間的妖魔,被地藏王菩薩懾服後,成為護法將軍。二位將軍可視察人間善惡,增將軍遇善人則增加其壽命,損將軍遇惡人則減損其壽命,增損又具有陰陽觀念,程為後來演變成陣頭表演性質的民俗藝陣。官將首過去僅於新竹以北之廟會出現,由北而南蔓延,成為各地迎神廟會常見之陣頭。
李宗益於《將源》一書中,將官將之起源與發展分為三大時期,分別為發源期、轉變期、擴張期,所謂發源期指大正元年(1912年),新莊俊賢堂發起大型祭祀時期,由還願信眾,扮演增、損將軍擔任神轎護衛。目前得知最早扮演官將首之人為黃秋水,因得周漢儀將軍所傳衣冠、服飾、步伐、喊班等,使官將首之發展更趨完整。轉變期為民國68年(1979年)高景清加入官將首扮演之列後,融入個人所學,擴張期為發展至全台時,且民國82年(1993年)開始加入其他官將腳色,而使官將首之表演藝術趨完整。
官將首頭戴二郎盔,面部裝飾有假眉、長鬢及獠牙,顯示其凶惡貌。服裝以古代將軍形象設計,分肩甲、衣甲及裙甲,常用龍紋裝飾,有的則以布袋戲服飾為藍本;著草鞋且先套上取材自傳統戲劇的腳套。早期臉譜僅有紅色、綠色之圖漆,後衍生豐富龐雜的臉譜造型,與家將最為不同之處,乃官將首呈現陽剛威猛之形象,而家將則為陰柔沉穩。尤其兩者成陣人數、編制、手持道具明顯不同,官將首以3人、5人、7人為主,中間有持三叉槍者惟損將軍,其餘腳色皆由增、損兩將軍所衍生。此外,近來亦有團體增加虎爺持虎頭鍘、虎牌、手銬、火籤、夾板、雨傘、扇子等器具之表演,其表演方式不盡相同,各有其特殊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