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過年出門都是全家自己開車出遊,
但自己開車玩三天真的很累,
所以當有人揪團去玩,
也就跟著出去,
這是第二次跟遊覽車出遊了,
今年要去的是東北部,
一早就出發,
可是還是在雪隧前卡住,
到了花蓮己是下午啦....
到了花蓮,
小巴士己在那等很久了,
第一站來到花蓮吉安鄉慶修院,
慶修院是三級古蹟,
由日本人在日據時代建立,
內供奉不動明王,
祈福鐘
一進院內,
小巴士的地陪先作解說,
毘沙門天王,
地藏
可許願的百度石,
去年和我們一起出遊的大哥全家,
今年大嫂有事,
女兒初六就要上班,
改換小叔全家,
這裏是淨手的水池,
先洗左手,
再洗右手
三要潄口,
這就省啦~~~
四要淨水瓢,
院內共供養八十八尊神像,
牆上吊滿信徒的祈福卡,
我也在點上一柱香,
希望全家人平安順心,
院中的水池也請了一尊觀音,
在水中靜靜的保佑大眾,
慶修院的建築和院景都維持著原來建築風貌,
若對日式建築有興趣,
這是值得一遊的點,
再來就是往我們的下一站.
慶修院 | |
所在地 | 台灣花蓮縣吉安鄉 |
宗派 | 真言宗 |
本尊 | 弘法大師 |
創建年份 | 1917年(大正6年) |
開基者 | 川端滿二(開基) |
正式名 | 慶修院 |
別稱 | 吉安慶修院 |
慶修院是位在台灣花蓮縣吉安鄉的寺院。本尊弘法大師、脇佛不動明王和毘沙門天、開基(創立者)為川端滿二。通稱「吉安慶修院」。境內有四國八十八箇所靈場之石佛。
歷史
慶修院舊名「真言宗吉野布教所」,布教所內供奉主神弘法大師空海、不動明王與毘沙門天王,所內直立高約2米的「光明真言百萬遍」石碑,以及請自日本四國的八十八尊神像。布教所建於1917年(大正6年),台灣時值日治時代,日本政府選定台灣較晚開發區域,如花蓮,以解決農村人口過剩、耕地與糧食不足的問題,在今日的吉安鄉成立吉野村(吉野移民村)。移居生活貧困的日人,吉野布教所就是當時在地移居日人的宗教信仰中心之一。
1945年國民政府來台,日人依法遣回故里,真言宗吉野布教所更名為慶修院,慶修院一詞沿用至今,院內主祀神明,也順應台灣人民的宗教信仰,改奉釋迦牟尼佛與觀世音菩薩。院內建築與陳設留住歷史時光,舉凡不動明王像、百度石、八十八番石佛、光明真言百萬遍石碑、洗手舍、小橋、池塘、游魚、花草、蒼木,皆維持日式庭院風格。
慶修院曾因歲月迭代而長年失修,分別於1964年與1972年進行較具規則的維修,仍未臻理想;1997年,慶修院獲列為縣定三級古蹟,並著手進行古蹟修復工程,1993年8月,由花蓮縣政府慎重完成具整體性的修護,把具有歷史、文化及宗教價值的八十八尊佛像重新完整呈現原貌,為花蓮吉安保存一座極具觀光及文化價值的歷史遺產。慶修院為花東地區唯一日式佛寺的國家古蹟,更是花蓮縣境內唯一地上建築物的國家級古蹟,日本遊客到花蓮,必訪的花蓮觀光景點之一。
留言列表